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壤中流研究进展与展望
肖雄,吴华武,李小雁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6)-03-0391
2. 基于遥感数据的内蒙古草原灌丛物候变化研究
范 瑛, 李小雁, 李广泳
干旱气象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14)-06-0902
3. 油蒿灌木的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综述
李柳,李小雁,马育军,赵国琴,吴华武
干旱气象    DOI: 10. 11755/j. issn. 1006 -7639(2013) -04 -0814
4. 土壤优势流研究方法综述
彭海英,李小雁,崔步礼,张思毅
干旱气象    2011, 29 (2): 137-143.  
摘要2487)      PDF(pc) (273KB)(2510)    收藏

由土壤异质性引起的优势流( preferential flow,PF) 是一种常见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由于其较少与土壤基质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就快速进入深层土壤甚至地下水,因而优势流的研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优势流的过程复杂,类型较多,观测难度较大,因而直到近几十年来才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优势流的定义、特征和表现形式,对目前常用的优势流研究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其中,剖面挖掘、拍照观察法和土壤染色法等简单易行、持续时间较短、安装维护费用低,但研究范围小,代表性不强; X 射线扫描和显微成像技术等能定量描述土柱或土壤截面的大孔隙,能达到10 - 6 ~ 10 - 1 m 的微观研究尺度,但是安装维护费用较高且要求操作人员具有专门的技术背景。今后需进一步发展野外和大尺度上的持续性和非破坏性的观测和研究方法,同时应将通过不同途径和初始条件下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以挖掘更多的信息,进而制定标准化的优势流研究方法以推动优势流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湖水位的影响
伊万娟, 李小雁, 崔步礼, 马育军
干旱气象    2010, 28 (4): 375-383.  
摘要1216)      PDF(pc) (1371KB)(2286)    收藏

选取青海湖流域1958~2009年刚察和天峻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及青海湖水位资料,分析了流域的气温、降水、干旱指数和地温的变化特征及对青海湖水位的影响。研究得出: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青海湖流域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变化的转折时期,2000年后暖湿的气候特征更加明显;②气温和地温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气温的变化率为0.27~0.31℃/10 a,5~320 cm地温的增加趋势比气温显著,变化率为0.49~0.64℃/10 a(P<0.01);③和气温相比,地温与水位的线性关系更明显,相关系数为-0.66~-0.8(P<0.01),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线性关系增强;④当年的干旱情况影响次年水位的变化,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对次年水位的影响大于对当年水位的影响;⑤当年的水位变化量与前一年冬季气温的变化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前一年秋季降水的变化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毛乌素沙地南缘凝结水观测实验分析
张晓影, 李小雁, 王 卫, 马育军
J4    2008, 26 (3): 8-13.  
摘要1227)      PDF(pc) (630KB)(2480)    收藏

采用称重法对2007年8月期间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地表类型(改良沙地、生物结皮、物理结皮和流沙) 、沙丘不同部位的凝结水形成动态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改良沙地凝结水量达0. 206 mm /d,显著大于生物结皮、物理结皮和流沙,生物结皮凝结水量为0. 100 mm /d,显著高于流沙,而其他两者之间凝结水量无显著性差异;沙丘不同部位凝结水量差异显著,丘间地凝结水量最大,沙丘坡面次之,沙丘顶部最少,日凝结水量分别为0. 0873 mm /d、0. 0768 mm /d和0. 0674 mm /d;从凝结水形成过程看出凝结水一般在每天17: 00产生,次日7: 00结束,在夜晚21: 00和凌晨3: 00左右出现2个凝结水较大值;凝结水的形成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凝结水量与地表温度、大气和地表温度差以及净辐射具有显著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近40 a青海湖流域逐日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
孙永亮, 李小雁, 许何也
干旱气象    2008, 25 (1): 7-13.  
摘要1315)      PDF(pc) (340KB)(1969)    收藏

利用青海湖流域内刚察气象站1958—2001年的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流域内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降水量P≤5 ITlln的降水总量以9 mm/10 a的速率显著减少,已从1960s的130.8 mm/a减少为1990s的116.2 mm/a,而P~>20 mm的降水总量以9 mm/10 a的速率显著增加,已
从29.7 mm/a增加为36.9 mm/a;连续无降水最长天数由1960s的32 d/a增加为1990s的45 d/a,至少10 d连续无降水总天数由103 d/a增加为145 d/a。逐年平均温度40 a来明显升高,已从1960s的一0.7 oC升至1990s的0.1 oC,且与逐年极端低温升高有较好相关性。1990s与1960s的同日平均气温相比,已有261 d变暖(占年天数的71.2%),且主要发生在冬季。这种气候变化特征对流域内的青海湖水位和河川径流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近47 a来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分析
许何也, 李小雁, 孙永亮
J4    2007, 25 (2): 50-54.  
摘要1803)      PDF(pc) (241KB)(2710)    收藏

选取青海湖流域内及临近7个气象站点,对各站1959—20o5年的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进行了计算,并运用Mann—Kendall方法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流域近47 a的气候变化与青海湖水位变化做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青海湖流域近47 a来降水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20世纪60年代、80年代、90年代降水都呈上升的趋势,70年代为下降趋势;同时年、夏季降水有增加的趋势。② 同时期气温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冬季增温显著,年变化倾向率达到0.53~C/10 ft.,1987—2000年与1961—1986年相比,平均气温增加了0.79℃ ,显著高于全国水平。③ 青海湖流域近47 a来春、夏、秋、冬陆面蒸发变化倾向率均为正值,夏季陆面蒸发增加趋势显著,年变化倾向率为4.17 mm/10 a。④ 流域降水量对湖水位的年变化、布哈河径流、沙柳河径流有着显著的影响;在9 a尺度上讲,未来5 a流域秋季降水处于上升阶段,湖水下降会有所减缓或者回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近40 a青海湖流域逐日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
孙永亮, 李小雁, 许何也
干旱气象    2007, 25 (1): 7-13.  
摘要1496)      PDF(pc) (340KB)(2437)    收藏

利用青海湖流域内刚察气象站1958—2001年的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流域内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降水量P≤5 ITlln的降水总量以9 mm/10 a的速率显著减少,已从1960s的130.8 mm/a减少为1990s的116.2 mm/a,而P~>20 mm的降水总量以9 mm/10 a的速率显著增加,已从29.7 mm/a增加为36.9 mm/a;连续无降水最长天数由1960s的32 d/a增加为1990s的45 d/a,至少10 d连续无降水总天数由103 d/a增加为145 d/a。逐年平均温度40 a来明显升高,已从1960s的一0.7 oC升至1990s的0.1 oC,且与逐年极端低温升高有较好相关性。1990s与1960s的同日平均气
温相比,已有261 d变暖(占年天数的71.2%),且主要发生在冬季。这种气候变化特征对流域内的青海湖水位和河川径流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